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 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 2014
-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公布日期:2014-12-02
- 法规文号/标准号:GB 50067 - 2014
- 施行日期:2015-08-0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 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 2014-环安宝@法规宝
5.1.1 本条是根据目前国内汽车库建造的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 参照日本、美国的有关规定,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 50016 丁类库房防火隔间的规定制订的。目前国内新建 的汽车库一般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且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这类汽车库发生大火的事故较少。本条文制订立足于提高汽 车库的耐火等级,增强自救能力,根据不同汽车库的形式、不同的 耐火等级分别作了防火分区面积的规定。单层的一、二级耐火等 级的汽车库,其疏散条件和火灾扑救都比其他形式的汽车库有利, 其防火分区的面积大些,而三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由于建筑物燃 烧容易蔓延扩大火灾,其防火分区控制得小些。多层汽车库、半地 下汽车库较单层汽车库疏散和扑救困难些,其防火分区的面积相 应减小些;地下和高层汽车库疏散和扑救条件更困难些,其防火分 区的面积要再减小些。这都是根据汽车库火灾的特点规定的。这 样规定既确保了消防安全的有关要求,又能适应汽车库建设的要 求。一般一辆小汽车的停车面积为30m2左右,一般大汽车的停车 面积为40m2左右。根据这一停车面积计算,一个防火分区内最多 停车数为80辆〜100辆,最少停车数为30辆。这样的分区在使 用上较为经济合理。
半地下汽车库即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大于该层车库 净高1/3且不大于1/2的汽车库,由于半地下汽车库通风条件相 对较好,将半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与多层汽车库的防火分 区面积保持一致。此次修订调整了设置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的 防火分区,当汽车库设置在多层建筑物的首层时,应按照多层汽车 库划分防火分区;当汽车库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首层时,应按照高 层汽车库划分防火分区。其中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首层的汽车 库,提高了要求。之所以调整设置在首层汽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 一方面是为了与本规范对多层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的定义相一 致,另一方面是为了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相匹配。
复式汽车库即室内有车道且有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与 一般的汽车库相比,由于其设备能叠放停车,相同的面积内可多停 30%〜50%的小汽车,故其防火分区面积应适当减小,以保证安全。
对于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的防火分隔是 以停车数量为指标的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因此,对于室内无车道且 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的防火分隔应按照本规范第5.1.3条执行。
防火分区是在火灾情况下将火势控制在建筑物一定空间范围 内的有效的防火分隔,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定是建筑防火设计最重 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5.1.2 本条关于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防火分区建筑面积 可以增加的规定,主要是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考虑了主动防火与被动防火之间的平衡。
5.1.3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最早开发、应用于欧美国家,20世纪60 年代初被引入日本,由于其节省用地的优点在日本得到广泛的釆 用,并逐渐成为日本的主流停车库形式,截至2013年,日本机械式 停车泊位已经超过291万个,占到各类注册停车泊位总量的50% 以上。
我国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的发展始于1984年, 1989年在北京 建成了首个机械式立体汽车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城市轿车数量急剧膨胀而城市用地日渐减少、 停车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开始在国内大中城市有了较快发展。目前中国的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数 量仅次于日本居于世界第二,并且每年还以近30%的速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末,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全国除西 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450个城市兴建了机械式停车库,共 建机械式停车库(项目)12300多个,泊位总数达到274. 3万余个。 其中,全封闭的自动化汽车库1000余座,约占机械式汽车库总数的9%左右,泊位19. 5万余个,约占总数的7. 1%。
已建设机械式停车库的城市,除西藏外,覆盖了国内所有直辖 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以及83%左右的地级城市和200 多个县级及以下城市。
以上海为例,截至2014年底,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数量约为 1200个,机械式停车泊位约为17.97万个。其中,100个停车泊位 以内的停车库(场)约占56. 8%, 100个〜200个停车泊位的停车 库(场)约占23. 4%,200个〜300个停车泊位的停车库(场)约占 8. 4%,300个〜500个停车泊位的停车库(场)约占8. 6%,500个 〜1000个停车泊位的停车库(场)约占3. 3%,1000个停车泊位以 上的停车库(场)约占0.7%。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 分类》GB/T 26559,机械式停车设备 的类别按其工作原理区分,主要包括:①升降横移类;②简易升降 类;③垂直升降类;④垂直循环类;⑤平面移动类;⑥水平循环类; ⑦多层循环类;⑧巷道堆垛类;⑨汽车专用升降机。截至2014年 末,全国已建机械式汽车库泊位升降横移类约占86.7%,简易升降 类约占6. 0%,垂直升降类约占1.4%,垂直循环类约占0.2%,平面 移动类约占4.0%,多层循环类约占0.1%,巷道堆垛类约占1.5%。
经调研发现,原条文限定防火分区内最大停车数量为50辆, 对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的建设和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
(1)影响运行效率。
一个汽车库防火分区过多,必然会使汽车库内运载车辆的机 械装置得不到有效的行程空间而影响运行速度。举例来说,日本一个平面移动汽车库的搬运小车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m/s,而在我 国,速度通常达不到1.2m/s,其主要原因就是防火分区或库内设 置的防火卷帘限制了搬运小车运行巷道的长度。
(2)增加建设成本。
汽车库如果分区过多,会增加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的设置数量, 从而大大增加建设成本;同时,防火分区过小也会造成更多地釆用 搬运设备和控制设备,增加设备成本。
(3)结构难以优化。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地理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出既能最大量地提供停车泊位,又能保证运行效率 的停车库,但如果防火分区太小,将会使设计方案难以优化,使有 限的土地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003年〜2007年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 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对机械式立体汽车库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 及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地下汽车库火灾特性的第一手资 料,包括地下全自动化车库内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特性、温度场的变 化趋势、烟气流动及烟气浓度变化规律等,实验研究结论如下:
车体密封性对车厢内着火的火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 车窗关闭的情况下,由车厢燃起的火灾实验均出现了因供氧不足而自动熄灭的情况。
(1)汽车发生火灾时,车内最高温度可达1000°C左右。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动化车库结构对于防止火灾蔓延有 如下表现:
(3)由于无需预留人员上下车的空间,同层相邻汽车距离』、在 喷淋失效的情况下,火灾初期即发生辐射蔓延,在消防救援展开之 前(按15min计),整个停车单元的车辆均有可能被引燃。
(4)实验表明,汽车火灾产生的火焰会贴壁上卷,但因为着火部位一般距楼板边缘有一定距离且楼板厚度较小,卷至上层的火焰 高度及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减。即使消防设施失效,在消防 队员到来之前(按15min计),火灾也很难在上下相邻停车单元之间蔓延。
3)相对单元间不会蔓延。由于相对单元被运车巷道隔开,相对单元接受到的辐射热通量远小于临界辐射热通量,故不会被辐 射引燃。实验中曾出现过飞火及物件爆裂的情况,但由于单元净 高较低,影响范围较小。所以,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内发生火灾时,火灾在相对单元间蔓延的可能性非常小。
(4) 汽车火灾的大部分情况是线路短路引起的自燃,且多在组件杂乱的发动机舱内发生,由于发动机舱直接连通大气,供氧充 足,可燃物多,由发动机舱开始蔓延的火势发展及蔓延非常快。
(5) 阴燃实验的结果显示,车厢内遗留烟头引起的火灾发展极 其缓慢,自熄的可能性很大。
基于以上因素,普通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单个防火分区停车数 放宽至10。辆,混凝土结构的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在进行条文中的 限定后,放宽至30。辆,这样才能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基础上,与我国机械式立体汽车库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设施等消防设 施;检修通道应留有一定的宽度且尽量到达每个停车位,以便消防队员可以在火灾时通过检修通道进行灭火,在楼梯间和检修通道 上相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是一种特殊的汽车库形式,由于人员不能进入里面,与普通汽车库有所不同。不仅车辆疏散难度很大,而且 灭火难度也很大,有必要通过对车辆数、防火分隔措施及消防设施 设置等的规定,来保证此类汽车库的安全性,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 制性条文。
5.1.4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其火灾危险性较一 般的汽车库大,若不控制防火分区的面积,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造 成的火灾损失和危害都较大。如首都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油槽车库、氧气瓶车库,都按3辆〜6辆车进行分隔,面积都在 300m2〜500m2 0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中对乙类危险品库防火隔间的面积为500m2的规定,本 条规定此类汽车库的防火分区为500m2 0
防火分区是在火灾情况下将火势控制在建筑物一定空间之内的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甲、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大,必须对其严格限 制,甲、乙类物品运输车库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定是甲、乙类物品运输车库防火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5.1.5 修车库是类似厂房的建筑,由于其工艺上需使用有机溶 剂,如汽油等清洗和喷漆工段,火灾危险性可按甲类危险性对待。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对甲类厂房 的要求,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m2以内是合适的,对于危险性 较大的工段已进行完全分隔的修车库,参照乙类厂房的防火分区 面积和实际情况的需要适当调整至4000m2 0
由于修车库火灾危险性按照甲类厂房对待,故需要对修车库 防火分区面积严格限制,修车库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定是修车库防 火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5.1.6 由于汽车的燃料为汽油,一辆高级小汽车的价值又较高, 为确保汽车库、修车库的安全,当汽车库、修车库与其他建筑贴邻 建造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当汽车库、修车库与办公楼、宾 馆、电信大楼及其他公共建筑物组合建造时,其竖向分隔主要靠楼 板,而一般预应力楼板的耐火极限较低,火灾后容易被破坏,将影 响上、下层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由于上述原因,本条对汽车库与其 他建筑组合在一起的建筑楼板和隔墙提出了较高的耐火极限要求。如楼板的耐火极限比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提高了。5h,隔 墙需3. 00h耐火时间。这一规定与国外一些规范的规定也是相类 同的,如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停车构筑物标准》第3.1.2条 规定的设于其他用途的建筑物中,或与之相连的地下停车构筑物, 应用耐火极限2. 00h以上的墙、隔墙、楼板或带平顶的楼板隔开。
为了防止火灾通过门、窗、洞口蔓延扩大,本条还规定汽车库 门、窗、洞口上方应挑出宽度不小于l・Om的防火挑檐,作为阻止 火焰从门、窗、洞口向上蔓延的措施。对一些多层、高层建筑,若釆 用防火挑檐可能会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美观,亦可采用提高上、下 层窗槛墙的高度达到阻止火焰蔓延的目的。窗槛墙的高度规定为 L 2m在建筑上是能够做到的。英国《防火建筑物指南》论述墙壁 的防火功能时用实物作了火灾从一层扩散至另一层的实验,结果 证明,当上、下层窗槛墙高度为0. 9m(其在楼板以上的部分墙高不 小于0. 6m)时,可延缓上层结构和家具的着火时间达15min0突 出墙0. 6m的防火挑板不足以防止火灾向上、下扩散,因此本条规定窗槛墙的高度为L2m,防火挑檐的宽度为l.0m是能达到阻止火灾蔓延作用的。
5.1. 7 因为修车的火灾危险性比较大,停车部位与修车部位之间 如不设防火墙,在修理时一旦失火容易引燃停放的汽车,造成重大 损失。如某市医院汽车库,司机在汽车库内检修摩托车,不慎将油 箱汽油点着,很快引燃了附近一辆价值很高的进口医用车;又如某市造船厂,司机在停车库内的一辆汽车底下用行灯检修车辆,由于 行灯碰碎,冒出火花遇到汽油着火,烧毁了其他3台车。因此,本条规定汽车库内停车与修车车位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墙和耐火极 限较高的楼板,以确保汽车库的安全。
5.1.8 使用有机溶剂清洗和喷涂的工段,其火灾危险性较大,为防止发生火灾时向相邻的危险场所蔓延,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是十 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5.1.9 消防控制室、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排烟、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是灭火系统的“心脏”,汽车库发生火灾时, 必须保证上述房间不受火势威胁,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因 此本条规定,应采用防火隔墙和楼板将其与相邻部位分隔开。附 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的且为汽车库、修车库服务的变配电室、柴 油发电机房等常见的设备用房也应按照本条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分隔措施。
- 上一节: {{previousInfo.title}} 没有了
- 下一节: {{nextInfo.title}}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