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取 消
{{favoriteInfo.title}} 新建分类 取 消 确 定 取 消 确 定
关键字: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DB31/T 389—2015

  • 制定机关: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公布日期:2015-06-15
  • 法规文号/标准号:DB31/T 389—2015
  • 施行日期:2015-10-01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DB31/T 389—2015-环安宝@法规宝

5.8.1  要求

5.8.1.1  位置

5.8.1.1.1  低压总配电柜、别墅住户配电箱(或电表箱)、住宅楼单元配电箱、智能化大楼的楼层配电箱、电梯机房、计算机机房、监控机房等电气电子系统配电箱应安装SPD。

5.8.1.1.2  天馈线路和信号线路在LPZ0a或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应安装SPD。

5.8.1.1.3  置于户外的摄像机的信号和控制线的输出、输入端口均应安装SPD。

5.8.1.1.4  通信、安保、金融、医疗、消防、社保等电子系统与外界联网的设备端口应安装SPD。

5.8.1.1.5  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或其附近应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并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按系统特征确定的电涌保护器(SPD)的连接

5.8.1.2  技术参数

5.8.1.2.1  在LPZOa或LPZOb与LPZ1区的界面处所安装的低压电源SPD应选用通过I级分类试验或n级分类试验(限压型)的SPD。在LPZ1区与LPZ2区交界处、分配电盘处或UPS前端安装的SPD 可选用经II级或III级分类试验的产品。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安装的spd可选用经II级或III级分类试验的产品。用于低压电源线路SPD的测试波形参数见表4。

表4用于低压电源线路SPD的测试波形

5.8.1.2.2  用于低压电源线路SPD的通流量参数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用于低压电源线路SPD的通流量参数值

5.8.1.2.3  在天馈线、信号传输线、控制线、视频线等线路及设备端口安装的SPD其防电涌性能及传输 性能应满足电气、电子设备的要求(见表6、表7)。

表6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的性能参数

表7天馈线路电涌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5.8.1.2.4  SPD的Up值和引线两端感应电压之和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额定耐冲击过电压值。在无法 获得设备此值时,可参考表8给出的值。

表8各种设备额定耐冲击过电压值

5.8.1.2.5  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值不应小于表9的规定值。

表9 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值

5.8.1.3  连接导体的材料觌格

5.8.1.3.1  用于连接电源线路SPD的导线一般应使用铜芯线,最小截面积宜符合下表10的规定。

表10用于电源线路连接SPD的导线材料规格

5.8.1.3.2  用于连接信号线路SPD的导线一般应使用铜芯线;天馈线路SPD的接地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 mm2,机房内信号线路SPD的接地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5 mm2

5.8.1.3.3  SPD两端的连线应符合表10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要求,SPD两端的引线长度之和宜不大于过0.5 m。

5.8.1.4 其他

5.8.1.4.1  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按生产厂试验数据采用;若无此试验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不小于10 m,若小于10 m应加装退耦元件。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不小于5 m,若小于5 m应加装退耦元件。对将放电间隙和压敏电阻组合在一起的新型SPD,若这两者之间的配合已有措施,并通过检测,可不用退耦元件。

5.8.1.4.2  安装在电路上的SPD,其前端应设后备保护装置。后备保护装置应符合以下条件:具备耐受Imax或Iimp冲击电流不动作,短路运行分断能力Ies于SPD安装电路的预期短路电流。

5.8.1.4.3  后备保护装置如使用熔断器,其值应与主电路匕的熔断器电流值相配合,宜根据SPD制造商推荐的过电流保护器的最大额定值选择,或参照GB 50057-2010中附录J的规定选择。如果额定值大于或等于主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器时,则可省去。

5.8.1.4.4  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SPD)应处于有效状态。

5.8.1.4.5  与相线连接的导线应选用黄色、绿色、红色,与中性线连接的导线应选用浅蓝色,接地线应选用绿/黄双色线。

5.8.1.4.6  SPD应安装牢固。连接导线应平整顺立,布置合理。

5.8.2  检查

5.8.2.1  布置

应按防雷分区、雷电防护等级、供电系统的接地制式等检查SPD的布置和选择是否符合5.8.1.1的规定。

5.8.2.2  参数

检查电源SPD和信号SPD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表4、表5、表6、表7、表8、表9的规定。

5.8.2.3  连接导体材料规格的检查

连接导体材料规格是否符合5.8.1.3的规定。

5.8.2.4  其他检查

5.8.2.4.1  SPD级间配合应该符合5.8.1.4.1的规定。

5.8.2.4.2  检查电源SPD后备保护装置的参数指标、连接导线的色标、安装工艺、失效指示是否符合 5.8.1.4.2-5.8.1.4.6 的规定。

5.8.3 电源SPD的测试

5.8.3.1  压敏电压U1mA的测试

5.8.3.1.1  测试仅适用于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为限压元件且无串并联其他元件的SPD。

5.8.3.1.2  可使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压敏电压测试表对SPD的压敏电压U1mA进行测量。

5.8.3.1.3  首先应将后备保护装置断开并确认已断开电源后,直接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其他适用的仪表测量对应的模块,或者取下可插拔式SPD的模块或将SPD从线路上拆下进行测量,SPD应按图1所示连接逐一进行测试。

5.8.3.1.4  合格判定:首次测量压敏电压U1mA时,实测值应在表11中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对应的压敏电压U1mA的区间范围内。如表11中无对应uc值时,交流SPD的压敏电压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小于1.5,直流SPD的压敏电压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小于1.15。

5.8.3.1.5  后续测量压敏电压U1mA时,除需满足上述要求外,实测值还应不小于首次测量值的90%。

表11压敏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压的对应关系表

5.8.3.2泄漏电流的测试

5.8.3.2.1  测试仅适用于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为限压元件且无其他串并联元件的SPD。

5.8.3.2.2  可使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泄漏电流测试表对SPD的泄漏电流Iie值进行测量。

5.8.3.2.3  首先应将后备保护装置断开并确认已断开电源后,直接用仪表测量对应的模块,或者取下可插拔式SPD的模块或将SPD从线路上拆下进行测量,SPD应按图1所示连接逐一进行测试。

5.8.3.2.4  合格判定依据:首次测量Iea时,单片MOV构成的SPD,其泄漏电流几的实测值应不超过 生产厂标称的h最大值;如生产厂未声称泄漏电流九时,实测值应不大于20μA。 多片MOV并联的 SPD,其泄漏电流Iie实测值不应超过生产厂标称的最大值;如生产厂未声称泄漏电流Iie时,实测值 应不大于20 μA乘以MOV阀片的数量。不能确定阀片数量时,SPD的实测值不大于20μA。

5.8.3.2.5  后续测量时,单片MOV和多片MOV构成的SPD,其泄漏电流Iie的实测值应不大于首次测量值的1倍。

图1 SPD测试示意图

5.8.3.3  SPD绝缘电阻的测试

        SPD的绝缘电阻测试仅对SPD所有接线端与SPD壳体间进行测量。先将SPD与所连接线路断开,再用不小于500 V绝缘电阻测试仪正负极性各测试一次,测量指针应在稳定之后或施加电压1 min 后读取。合格判定标准为不小于50 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