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4-2014
-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公布日期:2014-03-31
- 法规文号/标准号:GB/T50064-2014
- 施行日期:2014-12-01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4-2014-环安宝@法规宝
5.2.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5.2.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2.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θ-保护角(°)
1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保护半径(m);
h——避雷针或避雷线的高度(m),当h>120m时,可取其等于120m;
P——高度影响系数,h≤30m,P=1;30m<h≤120m,P=5.5/ ;h>120m,P=0.5。
2 在被保护物高度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当hx≥0.5h时,保护半径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rx——避雷针或避雷线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m);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
2)当hx<0.5h时,保护半径应按下式确定:
5.2.2 两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5.2.2-1),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图5.2.2-1 高度为h的两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 两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单支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
2 两针间的保护范围应按通过两针顶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O的圆弧确定,圆弧的半径为R′O。O点为假想避雷针的顶点,其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O——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m);
D——两避雷针间的距离(m)。
3 两针间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应按图5.2.2-2确定。当bx大于rx时,应取bx等于rx。
图5.2.2-2 两等高避雷针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与D/(haP)的关系
4 两针间距离与针高之比D/h不宜大于5。
5.2.3 多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5.2.3),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图5.2.3 三支、四支等高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
1 三支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外侧保护范围应分别按两支等高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在三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hx水平面上,各相邻避雷针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全部面积可受到保护。
2 四支及以上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四角形或多角形,可先将其分成两个或数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按三支等高避雷针的方法计算。
5.2.4 单根避雷线在hx水平面上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图5.2.4),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图5.2.4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注:当h不大于30m时,θ为25°。
5.2.5 两根等高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图5.2.5),应按下列方法确
定:
图5.2.5 两根等高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截面
1 两避雷线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单根避雷线的计算方法确定。
2 两避雷线间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由通过两避雷线及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O的圆弧确定。O点的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O——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
D——两避雷线间的距离(m)。
3 两避雷线端部的外侧保护范围按单根避雷线保护范围计算。两线间端部保护最小宽度bx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5.2.6 不等高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图5.2.6),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图5.2.6 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 两支不等高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分别按单支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
2 两支不等高避雷针间的保护范围应按单支避雷针的计算方法,先确定较高避雷针1的保护范围,然后由较低避雷针2的顶点,做水平线与避雷针1的保护范围相交于点3,取点3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避雷针2和3间的保护范围。通过避雷针2、3顶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圆弧,其弓高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圆弧的弓高(m);
D′——避雷针2和等效避雷针3间的距离(m)。
3 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多角形,各相邻两避雷针的外侧保护范围应按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三支不等高避雷针,在三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hx水平面上,各相邻避雷针间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全部面积可受到保护;四支及以上不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多角形,其内侧保护范围可仿照等高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4 两支不等高避雷线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仿照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按式(5.2.6)计算。
5.2.7 山地和坡地上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有所减小,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本规范式(5.2.1-1)~式(5.2.1-3)计算。
2 两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bx按本规范图5.2.2-2确定的bx乘以0.75求得,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3 两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弓高可按下式计算:
4 利用山势设立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不得作为主要保护装置。
5.2.8 相互靠近的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联合保护范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1 避雷针、线外侧保护范围可分别按单针、线的保护范围确定。
2 内侧保护范围可将不等高针、线划为等高针、线,再将等高针、线视为等高避雷线计算。
- 上一节: {{previousInfo.title}} 没有了
- 下一节: {{nextInfo.title}} 没有了